抵抗力下降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应该及早进行治疗。想要提高机体免疫力,我们建议调整饮食、经常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调节不良情绪等。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抵抗力下降怎么办?
1、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是人体代谢中不可或缺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尤其是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加强维生素的摄入能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平时,我们可以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如苹果、橘子和胡萝卜等,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提高抵抗力。
2、摄入不饱和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免疫功能。例如,深海鱼、金枪鱼等含有优质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3、摄入蛋白质类食物
蛋白质是机体所有重要组成部分所必需的,能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而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免疫蛋白也属于蛋白质。因此,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吃鱼肉、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4、进行适量运动
日常生活中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微循环和内分泌系统,从而提高抵抗力。有氧运动,如游泳、慢跑、跳绳等,对健康非常有益。
抵抗力下降的表现有哪些?
1、异常乏力
抵抗力低下的人通常会感觉体力不足,经常感到疲劳乏力,并且经常觉得睡眠时间不够,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
2、频繁上呼吸道感染
抵抗力低下的人可能会长时间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不易康复。有的患者还会伴有低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常见的疾病包括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3、伤口感染
抵抗力低下的患者的伤口不容易自愈,反而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伤口容易感染。即使使用药物治疗后,恢复效果也比较缓慢。
4、易感传染性疾病
与流感患者接触后易被传染,这也是抵抗力下降的症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