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进补?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到来,天气变得凉爽了许多,这个时候也是进补的好时节,但是立秋进补也要多加讲究,那么立秋养生进补要注意哪些呢? 进补有哪些禁忌呢?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立秋养生进补的八大禁忌。

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有害身体。例如,过量服用鱼肝油会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导致发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针对人体的虚实情况进行补益。对于不同的虚症,如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需要采取相应的药物来进行补益,否则可能适得其反,对身体造成伤害。尽管保健养生不像治疗疾病那样严格区分,但至少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和偏热两大类。偏寒者身体畏寒喜热,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细;偏热者则手足心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如果不分寒热盲目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是有害的。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例如过量服用人参类补品会引起腹胀,食欲不振;过量服用维生素C会引起恶心、呕吐和腹泻。

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良好的补品,它们不仅营养丰富,而且美味可口。然而,肉类不易消化吸收。对于消化功能已减弱的老年人来说,长期过度摄取肉类可能给胃肠带来负担。此外,肉类消化过程中产生的过多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往往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疾病的病因。清淡饮食也是补益身体的方法,尤其蔬菜类更不可忽视。现代营养学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忌以药代食

药物不如食物来补益身体,将药物视为主要补品是不科学的。实际上,许多食物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例如,多吃荠菜可以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以促进消化、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有助于补充脾胃。日常饮食中的核桃、花生、红枣、扁豆、莲藕等也都是很好的补品。

忌重“进”轻“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每天都吃肉食,每顿餐都油腻。代谢后产生的酸性有毒物质需要及时排出,然而快节奏的生活往往导致排便不规律甚至便秘。因此,近年来养生专家提出了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理念,即注重及时排出人体废物,减少“肠毒”的滞留和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注重排便的通畅。

忌恒“补”不变

有些人喜欢坚持服用某种特定的补品,久而久之可能发展成“偏食”或“嗜食”,对健康不利。因为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疗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长期过度摄取会影响体内的营养平衡。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需要全面有系统地进行调理。不同季节,人体对于保健药物和食物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是非常必要的,不能长期坚持同一种补品。

忌越贵越补

优质食材常常被认为是补品,例如燕窝、鱼翅等,但实际上它们并没有特殊的食疗作用。然而,甘薯、洋葱等常见食材却含有值得重视的食疗成分。此外,食疗有特定的对象和适用症,因此应根据个人需求确定补品,不能根据价格高低判断补品的优劣,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应以实用和价格低廉为原则进行补益。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