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在气温低、空气潮湿的环境下

春季到了,这让一直被冬季长冻疮的朋友松了一口气,以为终于不用为冻疮而烦恼了。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现在正处于冬春交界时节,初春气温变化大,很容易引起冻疮反复发作。因此,在初春也要格外小心预防冻疮,下面一起来看看初春预防冻疮的方法有哪些。

冻疮通常出现在手脚耳朵等远端

冻疮是由于身体在寒冷环境下血管功能调节出现问题,导致皮肤组织发生炎症的表现。一般冻疮多发于手指、脚趾、鼻尖、耳朵等远端位置。其特征是带有特有的痛痒感,患部常出现红肿,偶尔出现水泡,看起来像是被虫子叮咬后的包。

专家指出,随着室内保温和保暖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冻疮的发病率已经大幅降低。然而,最近几年长冻疮的人又逐渐增多,这既与寒冷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有关,也与温差变化密切相关。如果一天中白天与黑夜的温差超过10度,就要特别注意预防冻疮。从季节来说,昼夜温差大的早春也是预防冻疮发作的高峰期。

冻疮的高发人群以发育未成熟的少年儿童和血液循环差的老人为主

但这并不意味着除了少年儿童和老人之外的其他人就不会得冻疮。事实上,许多人对冻疮的治疗并不重视,等到发现的时候冻疮的症状已经不断恶化,甚至有手指和脚趾坏死的案例。专家呼吁,不可小看冻疮对人体的危害,在发生冻疮前应充分预防,如果发现自己长了冻疮,也应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不可放任不管。

除了少年儿童和老人之外,体质遗传有关的人群,如天生体寒或者天生多汗等也易患冻疮。平时需要经常接触冷水的人、经常穿紧身类型靴子的人等,由于常碰冷水、血液循环不佳等情况,容易经常患冻疮。需要注意的是,冻疮的部分症状与胶原病的症状相似,如果在寒冷时期以外的时候出现了类似冻疮的症状,就应立刻就医。

改善血液循环是预防冻疮的关键

一旦长了冻疮,人们又该怎么处理呢?实际上,长冻疮不像感冒那样可以立刻通过抗生素等药物治疗。长了冻疮以后,红肿痛痒的症状可能持续一整个季节,因此预防冻疮是最重要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冻疮和改善冻疮症状都会起到作用。

具体来说,改善血液循环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南瓜、菠菜等蔬菜。平时可以涂抹一些含有维生素E的润肤膏并按摩身体的末梢部位。当手脚冰冷时,不要急着用高温去暖手,而是逐渐使用温暖的东西提高手部温度,避免大的温差刺激冻疮产生。

另外,保持手脚部位的干爽也是预防冻疮的关键。有人奇怪为什么戴了手套、穿了多层袜子还是长了冻疮,这是因为如果手套湿润了,就会降低手部表面的温度,而穿了多层袜子不但影响透气,脚部分泌的汗液也容易使袜子潮湿,从而降低脚部温度,反而容易导致冻疮生成。因此,长期穿长筒靴的女性最好在到达工作场所后,尽量更换透气的棉拖鞋,避免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靴子。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