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饮食注意事项

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取决于饮食和睡眠。其中饮食问题最为重要,不良的饮食习惯可能带来许多安全隐患。在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需要摄入丰富的营养物质。然而,婴幼儿的胃肠道尚未发育成熟,功能较弱,对某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能力较差。因此,婴幼儿的饮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新生儿的奶粉不宜太浓

新生儿出生后,如果母乳尚未分泌或者母乳不足,可以使用全脂牛()奶粉来喂养,但是不要配制得太浓。

目前全脂奶粉或者强化奶粉中含有较多的钠离子。如果不适当稀释,会增加钠摄入量,对血管造成负担,导致血压升高,可能引起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抽风、昏迷等危险症状。强化奶粉还补充了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损失的维生素和牛奶中容易缺少的元素,所以也需要加以稀释才适合新生儿食用。

此外,奶粉中的蛋白质经过高温凝固,相对于牛奶蛋白质来说更容易消化,但是由于新生儿的消化能力较差,奶粉如果太浓仍然不易消化,所以必须稀释后才能代替母乳。

2.不能完全用人工乳品代替母乳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母乳中含有婴儿必需的免疫抗体,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患病率明显低于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其次,母乳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成分比例适合婴儿消化吸收,其中的补体、乳铁蛋白等成分是其他任何乳品都无法比拟的。

3.新生儿不宜喝高浓度糖水

给婴儿喂食高浓度糖的奶和水,容易导致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引发营养不良。高糖的奶和水会损伤肠粘膜,糖分解后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肠腔充气,肠壁不同程度地积气,使肠粘膜和肌肉层出现出血坏死,严重时还可能引发肠穿孔。临床上可见腹胀、呕吐,大便先呈水样便,后出现血便。

4.不宜让婴儿吃过量的蛋

鸡蛋和鸭蛋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以及多种维生素,对婴儿的成长有一定益处。但是食用过多会给婴儿带来不良后果。

营养专家认为,1岁到1岁半的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1个;1岁半到2岁可以隔一天吃一个鸡蛋(包括蛋黄和蛋白);稍大一些的年龄后可以每天吃2个鸡蛋。如果发现婴儿的粪便中有像蛋白质一样的物质,说明婴儿的肠胃不是很好,不能很好地吸收蛋白质。对于这些婴儿,最好将蛋黄煮熟后与其他食物一起喂食。如果婴儿正在出疹,最好暂时不要喂食蛋,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5.不宜让婴儿喝成人饮料

(1)兴奋剂类饮料,如咖啡、可乐等,其中含有咖啡因,对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影响脑部发育。

(2)酒精饮料,酒精会刺激婴儿的胃黏膜和肠黏膜乳头,造成损伤,影响正常的消化过程。酒精还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严重时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3)茶叶水,虽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但是婴儿对茶碱较为敏感,可能使婴儿兴奋、心跳加快、尿量增加、睡眠质量下降等。茶叶中的鞣质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影响消化和吸收。饮茶后,铁元素的吸收下降2~3倍,可能导致贫血。以色列有让婴儿喝茶的习惯,其中有32.6%的婴儿患有贫血症,而不喝茶的婴儿中只有3.5%患有贫血症。

(4)汽水,其中含有小苏打,可以中和胃酸,但不利于消化。胃酸减少会增加胃肠道感染的风险。汽水还含有磷酸盐,影响铁的吸收,同时也可能导致贫血。

6.婴儿食物不宜过咸

食盐是钠和氯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婴儿的肾脏发育尚不成熟,排钠能力较弱,食盐摄入过多容易损伤肾脏。过多的钠离子会导致过多的钾离子被尿液排出,从而容易导致心脏、肌肉衰弱。此外,食盐摄入过多还会导致高血压。美国某医疗团队调查了一些儿童,发现他们在婴儿时期经常食用含盐罐装食品的比例较高,其中11%的人在10~13岁时已经患有高血压。因此,婴儿食物应该避免过咸。

7.不要让婴儿吃嚼过的食物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咀嚼食物嚼不烂,吃下去难以消化,所以自己先把食物嚼碎后再喂给孩子。也有的家长用嘴对嘴喂食,或用手指将嚼碎的食物涂在孩子的嘴里,这种做法非常不卫生。

因为大人的口腔中常带有病菌和病毒,很容易让孩子感染疾病。所以,对于孩子不会咀嚼或咀嚼不烂的食物,最好将其切碎、煮熟,用小勺子喂给孩子。一岁半以后可以让孩子自己学着吃,这样既卫生又可以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8.婴幼儿腹泻后不要停止喂食

婴幼儿由于各种原因会不时地出现腹泻,如果停止喂食,可能导致吸收不良,使水盐丢失减少,胆汁酸丢失增加,还可能导致肠粘膜受损。但是,继续喂养腹泻的婴幼儿可以改善其一般的营养状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到底如何做才好呢?专家建议,在腹泻期间的婴幼儿不应停食或限制食量。美国食物与营养委员会的营养和腹泻疾病控制小组也认为继续喂养腹泻的婴幼儿是安全且有益的做法。
在腹泻恢复期间的饮食也需要强调。为了加速生长,他们的热能摄入量应增加25%,应选择富含热能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减少食物的体积,并进行少量多餐。蛋白质的摄入量应增加1倍。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