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放什么油好吃

5种油的用法

花生油用于炒菜

花生油是山东人最主要的食用油之一,以其风味好、耐热性好而受到广泛的喜爱。

优点:花生油中各类脂肪酸平衡,且富含维生素E,有利于减轻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缺点:花生油中欧米伽6脂肪酸含量较高,但几乎不含欧米伽3脂肪酸。花生易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而黄曲霉毒素溶于油脂。

吃油建议:购买花生油时要选择大品牌的优质产品,尽量避免购买小作坊产品,以防黄曲霉毒素超标。

总体来说,花生油风味好,耐热性也不错。在烹调方面,花生油稳定性较好,适用于日常炒菜,但不适用于爆炒或油炸。

需要注意的是,花生油与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用油如核桃油、杏仁油、紫苏籽油搭配食用,对健康更有益。

胡麻油最适合凉拌

胡麻油又称亚麻籽油,是从胡科植物胡麻种子榨取的油,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油。

优点:胡麻油中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超过50%,远高于深海鱼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可以称之为“陆地鱼油”。

缺点:胡麻油易氧化聚合,耐热性最差。

亚麻酸是一种欧米伽3脂肪酸,可在人体内转化为EPA和DHA,有助于大脑细胞膜和视网膜、视杆细胞膜的生物电脉冲传递,促进思维和增强记忆容量。

所以,亚麻酸有增强智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保护视力的功能。此外,亚麻酸还能调整血脂异常,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转移。

吃油建议:儿童、孕产妇、老人等可以适量选择胡麻油,有助于智力发育和延缓记忆力下降。

胡麻油的不饱和程度较高,开封后应尽快食用,最适合用于凉拌。

大豆油适合炖煮

大豆油由黄豆压榨加工而来,主要产地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

优点:大豆油中亚油酸含量较高,α-亚麻酸含量较低,饱和脂肪酸含量非常少。亚油酸对减少心脏病的风险有一定作用,而α-亚麻酸则更有益处。临床实验证实,除了高胆固醇外,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另外两个危险因素分别是高血压和血管栓塞,而亚麻酸可以减少这两种因素。

大豆油中维生素E含量相对较高,淡黄色来自少量的胡萝卜素。

缺点:由于亚油酸和亚麻酸对热不耐,尤其是亚麻酸,容易在煎炸或反复受热后氧化聚合,对健康极为有害。

吃油建议:大豆油最适合低温烹调,比如制作面点、煲汤、炖煮和调馅等,不宜长时间高温炸煮食物。玉米油、葵花籽油和小麦胚芽油等的脂肪酸构成类似于大豆油。

如果经常食用豆制品,那么已经从豆制品中摄取了大量的大豆油物质,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已经充分,没有必要每天都用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来烹调菜肴,可以选择含更多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橄榄油、茶籽油、花生油、米糠油等。

菜籽油选择“双低产品”

金黄色的油菜花总是南方最美的风景。油菜籽的产油量很大,因而菜籽油成为南方人常吃的植物油。

优点:菜籽油具有多种营养价值:

首先,其脂肪酸的组成比例最接近人体需求。低芥酸菜籽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低,油酸含量高,含有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 proportion 仅次于胡麻油。

其次,菜籽油含有有益于身体的甾醇。甾醇具有降低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抗癌等生理功能。

最后,菜籽油的多酚含量高,多酚具有降低胆固醇、清除自由基、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

此外,菜籽油还富含维生素E、类胡萝卜素、硒、铁等微量元素。

缺点:研究表明,菜籽油中的芥酸对人体不利,可能导致动脉硬化,长期摄入会影响生长发育。

吃油建议:菜籽油开瓶后要尽快食用,放置过久,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破坏,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

山茶油可替代橄榄油

山茶油是从油茶树的种子中榨取的,也称为茶籽油。在湖南、江西等地的丘陵地带,油茶树遍布,山茶油成为中南地区乡土文化的美丽象征。

优点:山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97%,是所有油脂中最高的,而且油酸(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液中的有害胆固醇,提高有益胆固醇含量有益)含量约为80%,甚至高于橄榄油。

山茶油在营养价值和食疗功能方面不亚于橄榄油,而价格便宜,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山茶油的耐热性较好。

缺点:山茶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较低。

吃油建议:目前,一些小型榨油作坊采用传统热压榨方法,可能存在杂质多、营养损失大、易变质等问题,建议尽量购买大品牌山茶油。

山茶油适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于凉拌菜。山茶油适合与大豆油、玉米油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搭配食用。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