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中药方

炎炎夏日,防暑吃6种中药

中暑的原因是多样的

在高温作业的车间工作,如果通风不良,很容易中暑;农业和露天作业时,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加上大地受到阳光的照射,使大气温度上升,脑膜充血、大脑皮层缺血,导致中暑;空气中湿度增高也易诱发中暑。在人群拥挤拥挤的公共场所或家庭中,人们产生热量集中且散热困难。再加上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高达0.7%〜1%时,人们的嗅觉神经会麻痹,呼吸急促,身体抵抗力降低,导致中暑。

中暑的症状

根据中暑的症状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暑、中度中暑和重度中暑。轻度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段时间后,出现轻微的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口渴、全身无力和行走不稳的症状。中度中暑指除了以上症状外,还会出现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血压下降、脉细等症状。重度中暑指除了以上症状外,还会突然昏倒或大汗后抽搐、烦躁不安、口渴、尿频、肌肉疼痛和四肢无力等。

中药消暑

1、藿香

有理气和胃、解胃化湿等功效,对夏日感冒头痛、恶心呕吐、胸脘闷胀、腹痛腹泻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鲜藿香用量可加至30克。

2、香薷

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夏日发热、头重身痛、腹痛腹泻等症状,是治疗“阴暑”的解表药物,每次3〜10克。体弱多汗以及“阳暑”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3、绿豆

有消暑止渴、解毒清热和渗湿利尿的作用。夏天常饮绿豆汤或绿豆粥,对预防中暑有良好效果。

4、翠衣

有清热、止渴、利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夏日心烦、干热、口渴、尿少、口舌生疮等症状。每次30克,煎服3〜4次作为茶饮。

5、丝瓜皮

有清暑热、解烦渴的功效。每次用鲜丝瓜皮20克,分2次煎服。用于治疗中暑、心烦、口渴等症状。

6、藿香正气水

主要具有祛暑解毒、化湿和调中作用。适用于感冒、呕吐、腹泻等外感伤寒、内伤湿阻的患者。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