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特点

时至今日,在海南黎族地区,仍然保留了许多传统体育项目。黎族民间传统体育来源于劳动生产和生活,作为文化体育活动,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锻炼游戏到竞技比赛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本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活改善,黎族传统体育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黎族传统体育的丰富和发展与黎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民风习俗密切相关,每一个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黎族人民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内容的具体反映。

黎族的曲棍球运动-打狗归坡

"打狗归坡"是一种流行于海南黎族的多人游戏,因其比赛形式和内容与曲棍球赛相似,又被称为"黎族的曲棍球赛"。

最早,"打狗归坡"的比赛是在田间进行的,后来转移到村头的空地上,并用"7"字形的树枝作为击球用具,改用"棒击"代替原来的"手抢",因此被称为"打狗归坡"。

随后,"打狗归坡"逐渐发展成与现代曲棍球类似的比赛方式。比赛的场地大小不限,先在场地中间划一条直线作为"中线",在中线的中点处画一个圆圈作为"中圈",在中线的左右两侧,再划两条与中线平行、等宽的直线作为"底线",或称为"决胜线"(也有在两端设球门的情况)。在这3条直线的两端,各连结一条直线作为"边线",即为比赛场地。

比赛时,参赛者分成人数相同的两队,每位队员手持一支"7"字形的棍棒。比赛开始前,将椰叶或稻草编制成的圆球(或用小椰果代替)放在中圈处,裁判敲响战鼓,比赛正式开始。

这时,双方互相挥棒竞逐击球,将球击过对方底线(或球门)即得一分。围观者常常敲鼓助兴。比赛结束后,失败方队员会被罚要背着胜利方队员离场,或者四肢着地模仿狗前行,而胜利者则在失败方的背上或者尾随其后,挥舞着球棍,高喊着离场,象征着"赶狗归坡"。非常有趣。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