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一些家长特别溺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想吃什么就给吃什么,只想着给孩子补充身体,经常过量吃一些营养食物。但是,生活中一些食物易导致孩子性成熟。今天就为家长们揭晓容易致孩子性早熟的五大常见食物。
1、油炸食品
当洋快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街头巷尾,其鲜艳的色彩、诱人的香味深深地让孩子着迷。于是,挑食的孩子迷上了炸鸡、薯片等。因为孩子们的喜爱,食品商家看到了无限的商机,为此,在出售零食的店铺常常看到真空包装的炸鸡块、香脆脆的炸薯条等。
2、家禽的脖子和内脏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其中就包括“含激素的家禽类就屡屡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的现象。而这类喂食“激素”的禽类,其进食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的头颈部分的腺体里。
如果孩子经常吃鸡鸭鹅的颈部,就会增加“促性早熟”的风险。因此,需要纠正孩子的饮食习惯,避免孩子过多进食禽类的颈部。梁立阳教授还指出,老火靓汤,但如果煲汤时连动物的内脏一起煲的话,也会增加儿童性早熟的风险,这是因为内脏中的甲状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质,会在熬汤的过程中慢慢析出,最后通过进餐饮食而进入人体,对于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来说是一种潜在的“激素”刺激。
3、反季节水果
随着科技的发达和运输的便捷,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超市里大江南北的水果都应有尽有。冬天吃西瓜,夏天吃苹果,反季节的水果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新的味道。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反季节水果可能是一种伤害。
对于幼儿,家长通过给他们吃合适的水果补充维生素等,这本来是好事情,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吃应季的水果。反季节水果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能反季或提早成熟。这类吃着“促熟剂”长大的水果不适合给幼儿食用。
4、药材
小孩怕吃药,哪怕是补药,所以家长们想到了药膳。将雪蛤、冬虫夏草、人参、西洋参等药材变成餐桌上的汤水,让孩子在用餐的过程中服用。
雪蛤、冬虫夏草、人参(包括西洋参等)中的促性腺素含量较高,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6-8岁的女孩,7-10岁的男孩)容易导致性早熟。家长不要认为这些是补品而让孩子长期服用。
5、保健品
咀嚼片、果味含片、甜味口服液等各种保健品外表十分吸引小朋友。而说明书上写着“有助于增强儿童免疫力”、“有助于儿童骨骼的发育”等“功效”则深深地吸引了家长。为此,有些孩子一天吃超过三种保健品。
某些标榜能让孩子“长高长壮”的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孩子在五六岁时服用后可能长得比同龄的孩子高大壮实。而等到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因此,不能盲目在市面上为孩子购买口服补液。另外,牛初乳、蜂王浆、花粉制剂等补药也不适合给孩子服用。市面上的牛初乳品牌众多,价格较高,它们都标榜能够提高婴幼儿免疫力,但实际上,牛初乳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一周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素含量极高,对于接近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身体较为敏感,长期大量服用容易提早进入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