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轻松减肥五妙招图片

H7N9禽流感: 不排除人传人

变化1:身份认定

传染性不强降为感染性疾病

过去的诊疗方案称"H7N9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严重肺炎病例常可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方案对于H7N9禽流感进行了新的"身份认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有何不同呢?北京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称,这是卫生部门近一年来对H7N9禽流感病例的综合分析总结,发现H7N9病毒的传染性并不太强,只是有限度的人传人,因此将其定义为"感染性疾病"更为准确。


方案更明确了H7N9病毒的基因来源,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包括H5N1、H9N2、H7N7、H7N2、H7N3等,而这次的病毒为H7N9禽流感病毒。该病毒为新型重配病毒,编码HA基因来源于H7N3,编码NA基因来源于H7N9,其6个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病毒。业内专家指出:"这表明随着病例的增多,我们对它的认识更加深入,通过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科学定义,这将有助于指导和调整现有的各级防控策略"。

变化2:传播途径

经病毒污染的环境也可能带毒

对于公众关心的H7N9病毒传播途径,方案明确指出,具体途径可能经呼吸道传播或密切接触感染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获得感染,或者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环境传播至人体。不排除有限度的非持续的人传人。

与上一版诊疗方案中提及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或直接接触病毒感染"相比,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新版方案将"禽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概括为"病毒污染的环境"更为准确,因为H7N9病例确有接触装有携带该病毒的禽类的笼子或容器,甚至是土壤、空气等环境造成感染的情况。这样的定义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个人防护的意识,也对卫生疾控部门的后期现场清理和消杀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更加全面和具体。

那什么是"不排除有限度的非持续的人传人"呢?上述负责人解释称,从目前了解的病例情况来看,H7N9病毒在人际传播方面确实是有限度的,不会大规模传播。加上"非持续的"更能说明其传播性有限,这是我国医学家们通过对病毒近一年的观察总结得出的结论。"目前来看,报告的病例都是个别散发的,相对独立的,没有出现持续传染的迹象"。

同时,方案指出,目前已经在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以及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测到并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高度相似。传染源可能是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目前,大部分病例为散发病例,偶有家庭聚集发病现象,但尚无持续的人际传播证据。

变化3:潜伏期

潜伏期缩短至3到4天

方案指出,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和现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3到4天。相比之前的"一周潜伏期"明显缩短。

北京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称,这是通过一年来积累的病例得出的结论。去年初H7N9病毒在我国首次出现时,根据对甲型流感的潜伏期估计,确定了一周的潜伏期。但是结合病例情况和流行病学调查后,可以发现一般在接触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环境后的3到4天会发病。"这一点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大家可以自我观察4天左右,如果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那么就可以放心;另一方面,对H7N9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期也将缩短。"该负责人指出,各地将根据新版诊疗方案进行相应调整,北京对H7N9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期也将从原来的一周缩短至4天。


同时,为了让公众更好地了解H7N9病例的症状、体征和临床特点,方案明确给出了描述。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多在发病3到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多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常常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部分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等表现。

变化4:高危人群

有禽类接触史的老年人是"高危"人群

在对H7N9感染的高危人群进行定义方面,新旧版诊疗方案有明显区别。旧版方案中的高危人群为“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的人,例如从事禽类养殖、贩运、销售、宰杀、加工业等人员”。新版方案则将高危人群定义为“在发病前一周内接触过禽类或者到过活禽市场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全国报告的200多起禽流感确诊病例中,半数以上都是老年人,因此接触过禽类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防范。至于这一定义是否因为老年人的免疫力不如年轻人,或者因为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而使病毒更具侵袭性等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方案指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重症患者预后较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等。治疗方面,仍然使用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等抗病毒药物,还包括中医药辨证论治的方法。抗病毒药物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


九种预防冬季流感的最佳方法

1.避免触摸公共物品-避免触摸银行的公用笔、公共电话、门把手等,可以降低感染病菌的几率。

2.经常使用洗手液-洗手液具有抑菌作用,使用洗手液后,揉搓双手10-15秒,直到双手仍然湿润,这样才算使用了足够的量,然后再冲洗干净。也可以选择酒精浓度至少为60%的杀菌纸巾。

3.多社交交朋友-社交交友不仅可以减轻精神压力,还可以促进身体健康。与常常感到孤独的人相比,社交广泛的人产生更多的流感抗体。


4.适当施加压力-当人们感到压力时,体内会释放压力激素和肾上腺素,免疫系统会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但如果压力过长,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5.多运动与按摩-每天积极活动3个小时的人,与活动较少的人相比,患上流感的几率降低35%。专家建议每周至少锻炼3次,可以选择快走、爬楼梯或打乒乓球等活动。平时可进行按摩,无论是专业按摩还是夫妻之间相互按摩背部,都能增加血液中的复合胺和多巴胺含量,从而提高免疫力。

6.不盲目补充维生素-每天大量摄入维生素可能并不能降低患上流感的几率,反而对健康有害。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食物摄入维生素,也可以每天一次性补充多种维生素。可以选择一种复合维生素制剂,其中包含维生素A、B6、B12、C、D以及叶酸、硒、钙、锌等矿物质。此外,食物中最好含有少量的脂肪,因为有些维生素只有在脂肪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

7.服用人参和黄芪-人参和黄芪能够刺激骨髓产生白细胞,白细胞可以产生抗体和抗病毒的干扰素。每天口服200毫克的人参胶囊可以减少患流感的几率30%。每天3次,每次服用2颗500毫克的黄芪根胶囊,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能够保持足够的免疫水平。

8.保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冬季最重要的事情。每天睡眠7.5至8.5个小时的人,产生的抗体比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多一倍。

9.使用治疗流感的药物-如果不幸感染了流感病毒,可以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结语: H5N1、H9N2、H7N7、H7N2、H7N3等病毒都可感染人体。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小编特此写下冬季预防流感的方法,希望大家以已经传染的患者为戒,热爱生命,远离流感。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