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抗生素作用的中药

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抗生素”- 12种养生中药

当我们身体出现一些小病小痛时,很多人会去医院通过吃药打针来解决。但你可能不知道,很多西药中都含有抗生素,而这对身体来说非常不好。实际上,我们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中药也被称为中药“抗生素”。中药在调理和治疗疾病上非常有效,并且不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副作用。

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明显降低了严重细菌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但同时由于对其缺乏有效的监管使得使用越来越泛滥,细菌对其耐药性也越来越强,甚至出现了超级细菌。

中药由于来源广泛、疗效确切,副作用较少,一直深受患者的青睐。其中有一些被誉为“中药抗生素”的中药,因为其不易产生耐药性,并且价格低廉,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大制药厂的关注。经过几年的发展,中药抗生素已经逐步形成了与“西药抗生素”的协同发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良好局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生活中常用的“中药抗生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穿心莲

又名春莲秋柳、一见喜、榄核莲、苦胆草、金香草、金耳钩、印度草、苦草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其主要抗菌成分为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可以抑制和杀灭肺炎双球菌、溶血性乙型链球菌、伤寒、副伤寒杆菌和大肠杆菌。

临床上可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如外伤感染、疖、痈、丹毒、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菌痢、急性胃肠炎、尿路感染、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中耳炎、牙周炎等。

2、金银花

中医学认为金银花性甘、寒,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金银花花蕾含有黄酮类化学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非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人型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脓肿、急性阑尾炎、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性痢疾、疖、痈、丹毒、宫颈糜烂和外科感染等。

3、板蓝根

中医学认为板蓝根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板蓝根含有吲哚苷、靛红、芥子苷、水苏糖、靛苷等化学成分,对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志贺氏杆菌、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杀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传染性肝炎等。

4、黄芩

中医学认为黄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止血、解毒和安胎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芩含有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化学成分,对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在体外有抑制阿米巴原虫生长和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此外尚有解热、镇静、降压、利尿、利胆和保肝等作用。

主治急性和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痢疾、急慢性肠炎、胎动不安、疖、痈、烧烫伤、上呼吸道感染和预防猩红热等。

5、鱼腥草

中医学认为鱼腥草性辛、凉,有小毒。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清肿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癸酰-乙醛及月桂醛,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埃可病毒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镇痛、止血、镇咳、利尿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肺炎、肺脓肿、泌尿系感染、痢疾、乳腺炎、肾炎、蜂窝织炎、中耳炎;外用于毒蛇咬伤和疖、痈等。

6、车前子

中医学认为车前子性味甘、淡、微寒,归肺经、肝经、肾经、膀胱经。有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的功效。

主治: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车前种子含月桃叶珊瑚甙、车前粘多糖、消旋-车前子甙、都桷子甙酸、车前子酸、琥珀酸、腺嘌呤、胆碱及脂肪油、β-谷甾醇、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等化学成分,对多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宋内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及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车前醇提取物对钩端螺旋体有杀灭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急慢支气管炎、细菌性痢疾、尿路感染、高血压、血尿、黄疸、百日咳、痄腮等疾病。

7、柴胡

中医学认为柴胡性味苦、寒,有解表、里、升阳、疏肝解郁的功效。其根和果实含有柴胡皂苷、微量挥发油、脂肪油、柴胡醇、福寿草醇等化学成分。对结核杆菌、流感杆菌和牛痘病毒有抑制作用,阻止疟原虫发育,使之灭活,并有解热、镇静、降压、镇咳和抑制组织胺和5-羟色胺所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等。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疟疾、肝炎、胆囊炎、月经不调、脱肛等。

8、重楼

中医学认为重楼味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为蚤休苷、薯蓣皂苷,单宁酸及18种氨基酸,肌酸酐,生物碱,黄酮,甾酮,蜕皮激素,胡萝卜苷等。蚤休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重楼皂甙有杀灭血吸虫尾蚴和阻止尾蚴进入皮肤的防护作用。临床主治痈肿疔疮、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9、黄连

中医学认为黄连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连的根茎含有黄连素、黄连碱、黄连酸等化学成分,对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和白色链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一些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和滴虫有杀灭作用。主治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结肠炎、急性结膜炎、口疮、疖、痈、吐血、痞满、消渴和烧伤等。

10、了哥王

中医学认为了哥王性寒、味苦、微辛、有毒,入肺、肝经,功能消炎解毒,散瘀逐水。其主要成分为南荛素、荛花素、蒡酚、南荛酚、罗汉松脂酚、松脂醇、豆甾烷-3、7-二醇、5-豆甾-3β、7α-二醇、多糖类、酸性树脂、挥发油、皂甙等。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支气管炎、肺炎、腮腺炎、淋巴结炎、风湿痛、晚期血吸虫病腹水、疮疖痈疽等症。

11、金钱草

中医学认为金钱草味微甘、微苦,性微寒。功效为清热解毒。主治乳痈红肿,疔疮热毒,肺痈咳嗽,脓痰带血。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菊淀粉、多糖、树脂等,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各种抗病毒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临床主要用于尿路感染、黄疸、胆囊炎、胆结石、疮疡肿痛、跌打损伤等病症。

12、蒲公英

中医学认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功效为清热解毒。主治乳痈红肿,疔疮痈疽,肺痈咳嗽,脓痰带血。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茎叶中的黄酮类、甾类、绿原酸、岩藻酸等。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备一定抑制作用。临床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支气管炎,乳腺炎等疾病。

轻松享受草本排毒

你知道吗,很多中药都有排毒作用,而且大多数都是常见的。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吧。

金银花:有了它,炎炎夏日也清凉。

蒲公英:身上长了无名肿毒就用它。

鱼腥草:消炎解毒,小草药大作用。

决明子:历史上使用最早的眼科药。

枇杷叶:清肺热的常用药。

栀子:擅长解全身热毒。

夏枯草:清热泻火,治淋巴结核第一药。

紫花地丁:解毒消痈必备。

牡丹:凉血妙品,花中神药。

凤仙花:外用可以清热解毒的“女儿花”。

黄连:清五脏湿热,苦中第一名。

全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