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贴膏药过敏的原因 贴膏药皮肤过敏了怎么办

目前有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贴膏药来治疗,比如关节疼痛、肌肉酸痛、跌打损伤等等。膏药治疗十分方便、有效。但许多人在贴了膏药之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瘙痒的症状。那么,贴膏药后皮肤过敏了怎么办?

一、贴膏药后皮肤过敏了怎么办?

1、选择有透气孔的产品

皮肤过敏很可能与膏药不透气有关。因此,在选购膏药时,患者可以选择带有透气孔的产品,帮助皮肤透气,预防出现过敏现象。

2、及时取下膏药

膏药是有时效性的,一般在贴上膏药后的12-24小时就可以将其取下,避免因粘贴时间过长而引起过敏反应。

3、贴膏药前清洁皮肤

在皮肤上贴膏药之前,可以用湿毛巾擦拭患处,等皮肤干燥后再贴上膏药,有助于避免皮肤过敏。

4、暂停使用膏药

如果皮肤过敏比较严重,患者可暂时停用膏药,以免皮肤感染发炎。可以用酒精消毒患处皮肤,等过敏症状有所缓解后再继续使用膏药。此外,如果过敏症状严重,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减轻过敏症状。

二、膏药的适用人群

1、过敏体质者

膏药的制作药材中包括了麻黄、白芥子、肉桂、生姜等易挥发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因此,过敏体质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骨折患者

碰撞、摔倒后出现关节疼痛时,要考虑是否有骨折可能。骨折患者如盲目使用膏药,可能加重病情,甚至造成关节畸形。

3、孕妇及经期女性

许多膏药中含有乳香、红花、麝香、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孕妇和经期女性应禁止使用,特别是孕妇的腹痛、腰部及脐部更不应使用,以免刺激引发流产。经期使用可能导致经血量增加。

全部分类